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辅助驾驶技术已然成为车企角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城市道路的自动跟车到高速公路的车道保持,相关车企功能营销铺天盖地,不断刷新着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
然而,在这场技术狂欢的背后,一系列因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警钟长鸣:有驾驶员因轻信系统“自动避让”而双手离开方向盘,最终与障碍物相撞;有车辆在复杂路口因系统识别延迟,追尾事故发生。
辅助驾驶的营销话术,不仅关乎技术推广,更是一场性命攸关的责任担当。在这场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功能介绍与安全提醒,缺一不可。
尊重技术发展规律 莫被短期利益绑架
近年来,辅助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出行场景带来了显著变革。
从高速路的车道保持、自动跟车,到城区道路的障碍物识别、智能避让,技术进步切实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与舒适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数据显示,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意味着数百万车主正享受着智能化带来的红利。在此背景下,车企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宣传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鸿蒙智行、小米、小鹏、蔚来等品牌通过详细的功能介绍,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技术突破:自动泊车解决新手停车难题,自适应巡航减轻长途驾驶疲劳,这些宣传推动了技术的普及与市场的良性竞争。
然而,车企的广告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部分车企过度渲染功能的“智能化”“自动化”,使用“智驾”等模糊表述,刻意淡化“辅助”属性,甚至出现“L2.999智驾”这类混淆分级的营销话术,导致消费者对技术边界产生认知偏差,这些现象背后,其实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动作变形。通过宣传抢夺消费者心智,而忽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汽车产业“内卷”的表现之一。
今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出倡议,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
这份倡议如一声号角,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更理性、更负责任的方向转型。多家车企主动将“智驾”调整为“辅助驾驶”,看似简单的名称变更,实则是对技术边界的清晰界定,更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智驾不应被揠苗助长,在行车安全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方能行稳致远。
近日,懂车帝《懂车智炼场》科普节目上线。节目选取市场上热门畅销、辅助驾驶功能完备的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通过模拟城区、高速的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探索合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边界,科普正确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相关知识。
节目发现,15个基于真实事故模拟的辅助驾驶场景中,除了城区道路的3类场景综合通过率超过50%外,其余12类场景的综合通过率均低于50%,尤其高速路遇故障车、施工场景、野生动物等,表明如果过度信任辅助驾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基于实证的科普,让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辅助驾驶水平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要为消费者提供可靠参考
辅助驾驶的价值,正在于用技术创新解决真实的出行痛点,而负责任的功能宣传,正是让这份价值被正确认知的桥梁。
在长途高速路段,车道保持功能减少了驾驶员疲劳导致的车道偏离;自动跟车系统通过精准控制车距,降低了追尾风险;自动泊车功能则让新手司机告别“停车难”的窘迫——这些实实在在的便利,通过车企的场景化宣传,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纳。
在懂车帝的节目中,从品牌表现来看,中国品牌问界、智界、阿维塔、方程豹、腾势等均表现优秀,如智界R7(配置|询价)、问界M9(配置|询价)、腾势Z9GT EV的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和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均超过50%。此外,方程豹豹5(配置|询价)、阿维塔07、阿维塔12在城区道路场景表现出色,通过率均在7成左右;而小鹏G6、魏牌蓝山成为为数不多的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超过城区道路场景通过率的车型。
这些成绩的宣传,不是炫耀,而是让消费者看到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真实实力,为市场选择提供可靠参考。
不过,现阶段“辅助驾驶”仍是辅助而非替代;安全问题只有0或100,在复杂交通场景下即便能做到95分甚至99分,也不会改变自己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事实。用户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非常重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安全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光泉表示,目前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智能驾驶产品,L2级要求驾驶人必须全程不离眼不离手接管,要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有关功能,关注自身驾驶安全。
从《懂车智炼场》节目中的场景综合通过率来看,整体上辅助驾驶功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用户不能过度信任和完全依赖。其中城区道路通过率方面,“转盘内汇入”“过马路四小学生”“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等3个场景的通过率超过5成,分别为77%、58%、58%;而“开进大转盘”场景的通过率最低,仅为23%。在场景难度更高的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相对更低,其中“施工路遇卡车”场景的通过率最高,为47%;而“消失的前车”“莽撞横穿的猪”两个场景的通过率分别仅有14%、5%。
“如果出了事故,除非你能证明说这个事故是产品缺陷引起的,否则的话还是驾驶人的全部责任。”鲁光泉表示,懂车帝的事故场景模拟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对消费者正确认识辅助驾驶功能,关注自身驾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提醒作用。
构建“技术、宣传与安全”良性循环
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本质是为了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功能介绍展现技术进步的魅力,安全提醒守护生命安全的底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车企以客观态度宣传功能,以敬畏之心传递安全,当用户以理性认知使用技术,以警惕之心掌控车辆,辅助驾驶才能真正成为出行的“得力助手”。
而辅助驾驶的健康发展,需要技术迭代、宣传规范与用户认知的同频共振,而当前行业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
中汽协的倡议为宣传划定了底线,企业的自我规范形成了行业共识,懂车帝等平台的科普搭建了公众认知的桥梁,三者合力,正在构建“技术进步—规范宣传—安全使用”的良性循环。
政策与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坚实保障。《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严格执行,让技术宣传有章可循;主流媒体等官方渠道的持续关注,既监督着行业行为,也传递着“安全第一”的导向,为辅助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扫清了认知障碍。
用户与技术的共同成长更让未来值得期待。当驾驶员逐渐理解“辅助”的边界,学会在系统与人工之间无缝切换;当车企将用户反馈融入技术迭代,让系统更适应中国道路场景——这种双向奔赴,正在让辅助驾驶从“酷炫科技”变为“可靠伙伴”。
正如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表示:“我们欢迎不同的声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们去改进未来工作的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排名不是绝对重要,重要的还是要去关注到用户的使用安全。在后续的工作中,把领先和安全的使用体验带给用户。”
从马车到汽车,从手动挡到辅助驾驶,交通工具的每一次迭代都伴随着观念的革新。辅助驾驶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人,而在于让人更安全地驾驶。当车企收起“技术神话”的浮夸,当消费者摒弃“一劳永逸”的幻想,当整个行业在功能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汽车智能化发展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